1) 初始熱機;從新風閥中進風,打開燃燒器;使用小風量新風預熱RTO蓄熱層,待符合需求溫度,通工藝廢氣。工藝廢氣經過蓄熱室1預熱,在燃燒室溫度被抬高到760℃以上,自身氧化釋放能量,若廢氣濃度較高則無需添加燃料;若濃度不夠,則需要補充額外燃料,使燃燒室溫度維持在需求分解溫度。工藝有機廢氣被分解為H20和CO2,通過蓄熱室2,蓄熱室2與高溫氣體進行熱交換,將溫度儲存在蓄熱室2內。廢氣通過蓄熱室2后,排向煙囪。
2) 待蓄熱室2溫度慢慢升高,蓄熱室1溫度慢慢下降,當蓄熱室1溫度達不到廢氣預熱需求(反饋在蓄熱體下層的出風溫度)。則切換提升閥,使用蓄熱室2和蓄熱室3,氣體依次通過蓄熱室2和蓄熱室3,完成氧化分解過程。
3)通過切換閥的位置控制,蓄熱室2,3工作時,蓄熱室1內形成負壓,將殘留在蓄熱室內的未分解廢氣抽向主風機前端,進入系統進行復燒。整個過程在負壓系統中完成,無廢氣的泄露。處理效率可在99%以上。
RTO蓄熱式焚燒爐簡介
蓄熱式焚燒爐采用焦爐煤氣直接燃燒有機廢氣,在750-850℃溫度下,將有機分子分解為CO2和H2O,燃燒后的煙氣通過蓄熱陶瓷磚將熱量積蓄在陶瓷內,預熱有機廢氣,然后再排放,廢氣的進出方向通過切換閥自動切換,循環工作,RTO可以充分回收燃燒機分解熱能,使得系統能耗大大的降低。
氧化后的高溫氣體熱量被陶瓷蓄熱體“貯存”起來用于預熱新進入的有機廢氣,從而節省燃料,降低使用成本。
RTO 工藝流程:
第一次循環(如上圖):
蓄熱室C: 有機廢氣經引風機進入蓄熱室C的陶瓷蓄熱體(陶瓷蓄熱體“貯存”了上一循環的熱量,處于高溫狀態),此時,陶瓷蓄熱體釋放熱量,溫度降低,而有機廢氣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廢氣經過蓄熱室C換熱后以較高的溫度進入氧化室。
氧化室:經過陶瓷蓄熱室C換熱后的有機廢氣以較高的溫度進入氧化室反應,使有機物氧化分解成無害的CO2和H2O,如廢氣的溫度未達到氧化溫度,則由燃燒器直接加熱補償至氧化溫度,由于廢氣已在蓄熱室C預熱,進入氧化室只需稍微加熱便可達到氧化溫度(如果廢氣濃度足夠高,氧化時可以不需要天然氣加熱,靠有機物氧化分解放出的熱量便可以維持自燃),氧化后的高溫氣體經過陶瓷蓄熱體A排出。
蓄熱室A: 氧化后的高溫氣體進入蓄熱室A(此時陶瓷處于溫度較低狀態),高溫氣體釋放大量熱量給蓄熱陶瓷A,氣體降溫,而陶瓷蓄熱室A吸收大量熱量后升溫貯存(用于下一個循環預熱有機廢氣),經風機作用氣體由煙囪排入大氣,排氣溫度比進氣溫度高約40℃左右。
蓄熱室B:陶瓷蓄熱室B處于清掃狀態,上一循環結束閥門切換時,閥門與陶瓷蓄熱體B的底部之間存有少量廢氣,采用氧化室少量高溫氣體將其反吹到主風機進口端和有機廢氣一起進入陶瓷蓄熱室C。
第二次循環:廢氣由蓄熱室A進入,則由蓄熱室B排出,蓄熱室C進行反吹清掃;
第三次循環:廢氣由蓄熱室B進入,則由蓄熱室C排出,蓄熱室A進行反吹清掃;
如此周而復始,交替更換。